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北省中医院院创伤骨科团队成功救治罕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 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矫形手术

体育正文 105 0

湖北省中医院院创伤骨科团队成功救治罕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 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矫形手术

湖北省中医院院创伤骨科团队成功救治罕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 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矫形手术

荆楚网(湖北日报(húběirìbào)网)讯(记者 黄涛 通讯员 胡梦(húmèng) 万凌翔)近日,湖北省中医院(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)创伤骨科团队通过(tōngguò)多学科协作与3D打印、计算机模拟(mónǐ)辅助等技术,成功为一名罹患多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15岁少女实施高难度矫形手术。此次治疗不仅攻克了罕见病导致的多重骨骼(gǔgé)畸形难题,更通过数字化医疗技术实现精准重建,标志着该院(gāiyuàn)在疑难骨病诊疗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 辗转求医十二载(shíèrzài) 罕见病少女陷困境 患者小雨(化名)来自湖北大冶,3岁时(shí)被发现左手拇指畸形(jīxíng),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左大腿弯曲、双膝外翻、下肢不等长等复杂症状。12年间,家属辗转省内多家医院,均因患者年龄小、手术风险高而采取保守观察。1周前,小雨在放学途中跳跃后突发左大腿剧痛,站立和行走困难,当地医院检查显示:左股骨(gǔ)中段病理性骨折,左侧盆骨凹陷畸形,左股骨呈“牧羊拐(guǎi)”样畸形病变,骨髓(gǔsuǐ)腔消失,全身多处(duōchù)骨骼畸形。考虑到病情复杂、治疗难度系数大,小雨遂转院至(zhì)湖北省中医院创伤(chuāngshāng)骨科。完善磁共振、CT、代谢及激素等生化检查后,确诊小雨属于(shǔyú)发性骨纤维异常增殖症(PFD)。 据创伤骨科主任徐阳平主任医师介绍,骨纤维异常增殖(zēngzhí)症是(zhèngshì)一种发病率仅1/10万-30/万的罕见病,由Gsa基因突变引发成骨分化障碍。患者(huànzhě)小雨病情尤为复杂:双下肢不等长畸形,左下肢短缩达6 cm,双侧(shuāngcè)膝关节外翻畸形,左腓骨膨隆样畸形,胸12椎蝶形椎致脊柱侧弯,且(qiě)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(kàngjìn)。“若放任发展,骨盆畸形将压迫内脏,甚至影响生育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。”徐阳平强调(qiángdiào)。 3D打印破解手术四大(sìdà)难题 面对治疗难题,骨伤诊疗中心张志文教授团队组织多轮论证:既要矫正股骨畸形、解决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,又要避免因股骨近端骨质(gǔzhì)病变,骨质强度低,手术中钢板及螺钉(luódīng)固定后可能松动或切割、再骨折等风险(fēngxiǎn),还要考虑病情进一步复发甚至发生癌变的可能。经与家属充分沟通,团队决定采用(cǎiyòng)计算机模拟结合(jiéhé)3D打印技术实施精准手术。 术前(qián),团队通过CT数据重建患者小雨的(de)骨骼三维模型,计算机模拟计算出最佳截骨方案——将64.6 mm的双下肢长度差缩减至26 mm。利用3D打印的个性化(gèxìnghuà)导板(dǎobǎn),术中对弯曲的股骨实现亚毫米级精确截骨,同时完成骨折复位和内固定。张志文表示:“传统手术靠经验估算,而数字化技术能让矫形精度提升80%以上(yǐshàng),出血量减少(jiǎnshǎo)40%以上,显著缩短手术时间。” 组图 术前双下肢全长X片(piàn)(左)术后(shùhòu)双下肢全长X片(右) 通讯员供图 据悉,该院骨伤诊疗中心近三年已开展计算机(jìsuànjī)模拟结合3D打印辅助手术(shǒushù)40余例。张志文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深化‘精准医疗+科技创新’战略,让更(gèng)多疑难重症及罕见病骨伤患者享受优质医疗服务。”
湖北省中医院院创伤骨科团队成功救治罕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 3D打印技术助力精准矫形手术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